村网通总站 果寨五村 132594.nync.com 欢迎您!
两名工人师傅在敌楼上修砌城墙,他们身后是陡峭的山崖,长城蜿蜒伸向远方。陈虫儿摄影
5月31日下午5时,北京怀柔区西栅子村的盘山小道,3名工人赶着一队骡马沿艰难前行。骡马背上驮运的青砖,是为修缮箭扣长城烧制的。
这项工程涉及箭扣146号至150号敌楼的3座敌台、2座敌楼、5段边墙,总长1003米,主要修复“天梯”和“鹰飞倒仰”两段。工程从去年8月17日开工,目前已接近尾声。
一块25斤重的青砖,从山下运到山上,由于山路越来越窄、越来越险,需要经过三轮车、骡马、人工搬运等,每天约10个小时“接力”完成。
泥泞山路上的一串串脚印、一个个蹄窝,记录着工人和骡马无数次上下往返。
“现在还有机动车、索道、发电机帮忙,古时候老祖宗(修长城)哪有这些?我们做的活儿可不能比以前差!”55岁的长城修缮工人乔彦存说。
骡马驮2800斤青砖一天行80里山路
箭扣长城耸立于崇山峻岭之间,“天梯”、“鹰飞倒仰”等段落更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,修缮难以借助现代工程器械,运送物料就成了难题。
从西栅子村的料场到长城下的卸料点,落差就有400米,步行距离约5里地。
每天清晨5点多,住在村西工棚里的运输队工人就起床了。吃完早饭、喂饱牲口后,他们赶着骡马沿一条水泥路上山,前行约500米来到山间一处平台。这里是骡马的装料点,大量青砖、方砖、灰浆堆放在此,是提前由三轮车从村里拉上来的。再往上,山路陡然变窄,车辆无法通行,物料只能换由骡马驮运。
运输的骡马走在山间小径,每匹骡马每次要背14块,总重约350斤,一天往返80里。
由于即将完工,长城上所需的物料减少,运输队的骡马由“鼎盛”时期的20多匹缩减到现在的9匹,但一天10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并未降低。
工人在骡马背上垫几层棉垫,放上一个形似马鞍的木质工具,两侧各有一排铁架用来装载青砖。重约25斤的青砖,每匹骡马要背14块,总重约350斤。工人用绑扎带固定好骡马背上的青砖后,就大声吆喝着这些“背夫”上山。
9匹骡马排成“一字”,首尾相接、迈开四蹄向上奋力前行。每当它们停下脚步时,身后的工人就会用枝条抽打并厉声呵斥。接近山顶的一段路坡度很大,骡马踩在刚下过雨的山路上一步一滑,额头的青筋暴突、鼻孔大张喘着粗气。身后的工人也早已大汗淋漓,有人干脆脱了衣服赤膊上阵。
大约40分钟,终于从山下装料点到达长城脚下的卸料点,工人卸下物料后不休息就赶着骡马下山。这段单程约5里地、落差400米的山路,运输队一天要往返8趟。
也就是说,一匹骡马每天要驮运2800斤青砖、走80里山路、累计上升3200米。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6点,仅中午有1个小时休息。
百米索道运青砖吊运高达30层楼
长城脚下的卸料点,在著名的“天梯”正下方,这是一段长约80米、坡度达七八十度的绝壁。
为把物料送上长城,工人在卸料点固定两道钢索,一直拉到“天梯”顶部附近的一段城墙下,直线距离约100米,吊运高度相当于30层楼。索道挂一个吊篮,里面可装运物料,由柴油发电机供电驱动,一次可运送10吊共150块青砖。
看到索道送上来一吊吊青砖,城墙上的工人麻利地从城墙上沿着脚手架攀援而下。从索道上卸下物料,再用起重机吊至城墙上。看着工人爬六七米高的脚手架,不免让人捏一把汗,但对于干了一辈子工程的他们来说实在是稀松平常。
这支工程队的工人主要来自河北承德等地,他们都是做工程起家,干古建修缮的行当也有十几年了。55岁的乔彦存便是其中之一,曾参与北京八达岭、慕田峪、青龙峡等处长城的修缮,去年8月又进驻箭扣,一直干到现在。
比起普通的建筑工程,乔彦存认为修长城更累、更危险,也更需要一份责任心,“现在有索道、发电机帮忙,古时候老祖宗(修长城)哪有这些?我们做的活儿可不能比以前差!”
人力扛砖上敌楼 10小时往返60趟
修缮的这段长城有1003米长,沿线分布了3座敌台、2座敌楼、5段边墙。索道运上来的青砖等物料还要送至各施工点,最后一步只能靠工人肩扛手抬。
一位工人肩扛两块总重50斤的青砖。
“天梯”顶部的一处敌楼下方,乔彦存在工友的帮助下,将两块总重50斤的青砖扛在肩头,弓着背踏上还未修补完整的台阶。钻进低矮的敌楼拱圈时,他要屈膝弯腰才能通过。敌楼内的台阶已崩塌,中间担着一块木板作为通道,老乔走过时把木板踩得吱呀作响。上敌楼顶部的阶梯几乎直上直下,只能容一人通过,老乔一手扶着砖头,一手攀着台阶向上爬,身体蹭在墙体上掀起阵阵灰尘。爬上敌楼顶部,他把肩头的两块砖卸在地上,一边拍着胸前后背的土,一边数着地上的砖,盘算着还要搬几趟。
“现在快完工了,物料少多了。”乔彦存念叨着,前几个月工程量最大的时候,他和工友每人每天要往返60趟、搬运120块砖,“从早到晚不算来回(宿舍)的时间,要干10个多小时。”每天的工钱是按工时计算,1个工时十几块钱。
明朝古法烧城砖按原样量身定制
与卖膀子力气搬砖的工友相比,瓦工纪守民的工作相对“轻松”一些。站在“天梯”之上的敌楼顶部,他要按照仅存1面垛墙的形制,将已崩塌的另外3面墙砌起来。工友里数他胆子大,别人给城墙外侧勾缝是趴在墙上探着身子勾,他干脆跨过城墙干活,背后就是万丈深渊。
老纪胆大但心细,砌墙的步骤一样不马虎。粘合青砖的灰浆,是用白灰、青灰、沙子和水,按照严格比例配制的。灰浆要想和青砖粘的牢,就得给砖上浇水。一桶水浇上去,青砖立刻发出“滋滋”的响声,老纪说这是青砖在“喝水”呢。“喝”饱了水的湿砖,与干砖相比重了不少。老纪单手拎起一块青砖铺在墙上,用铲子利落地剔掉挤出来的灰浆,这块青砖就成了长城墙体的一部分。
据了解,这次修缮箭扣长城所用青砖都是手工定制,沿用明朝的传统方法,经过踩泥、搬泥垛、扣砖坯、上架阴干、装窑、烧窑看火、压水闷青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。制好的青砖还必须通过专业的质量核验,否则不允许使用。
定制的青砖都是标准尺寸,赶上射箭口要用特殊的斜面砖,老纪就用卷尺、切割机现场量尺寸切割。虽然切割过程“暴土扬尘”,老纪仍一丝不苟按原有形制做。“几百年前修长城,把这儿设计成斜面砖是为了方便射箭,这次(修缮)要求就得按原样做。”
老纪手脚麻利,很快砌起一道80厘米高的墙。他自信地说,以他的身手只要一天多就能把这3面墙砌起来,就是等物料送上来费时间,经常是活儿干到一半没料了,就得在那儿等。
下山沟找回老料重砌“天梯”坍塌处
箭扣长城最为险峻奇壮的“天梯”,在修缮前有几处台阶完全坍塌、边墙的城砖掉在深沟内,形成了直上直下的断崖。私自来箭扣“探险”的驴友,都是扒着山体上尖利的石头,借助绳索才能勉强登上天梯,攀爬过程不仅十分危险,还进一步扩大了墙体的伤情。
左图:拍摄于2008年8月16日,亟待修缮的天梯。CFP 右图:拍摄于2017年5月31日,即将完工的“天梯”段。
修缮开始后,工人们下到山沟找寻从长城上掉落的条石、青砖,用骡马、机械、人力运回长城上,以这些老料重新砌筑城墙,缺损的地方再用新烧的青砖填补。
“天梯”经修补后,中间几处坍塌的台阶全都砌好,两侧的边墙也得以加固。虽然爬天梯仍需手脚并用,但登台阶发力、扶城墙借力的时候安心很多。
箭扣长城“天梯”至“鹰飞倒仰”段修完后,151号敌楼至154号敌台(北京结)一段也将开始修缮。这项工程由腾讯公益捐资修缮,从设计到施工全部由文物管理部门来主持,按照《文物保护法》和《长城保护条例》规定程序进行,目前修缮方案正在报审中